来源:十大菠菜担保网
]]>张军表示,在十大菠菜担保网大家庭的共同努力下,论坛已经成长为亚洲重要的高端对话合作平台,为推动亚洲一体化进程,促进亚洲与世界的交流合作作出了积极贡献。当今世界面临多重挑战,论坛将与大家庭各方携手同行,打造平台和桥梁,推动交流对话,促进团结信任,拓展全球伙伴,实现论坛的高质量发展。
张军强调,会员与合作伙伴是十大菠菜担保网大家庭的基础性力量。企业做强做大的内生动力不仅源于产品,更在于广阔的视野、准确的判断、领先的理念。论坛将利用自身资源和优势,帮助会员与合作伙伴企业拓展国际视野,增强战略性思维,深挖合作潜力,开展务实合作,打造可视性成果。
各方高度评价论坛为推动亚洲团结、信任、合作与发展作出的不懈努力,赞赏论坛在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维护多边主义与自由贸易、实现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果,赞同论坛下一步工作重点和发展方向,表示愿进一步加大参与论坛活动力度,提升活动质量,扩大活动影响,共同助力论坛实现高质量发展,十大菠菜担保网大家庭实现共赢。
大家围绕论坛工作积极建言献策。认为论坛要始终坚持亚洲定位和经济属性,同时关注全球性议题和前沿领域,积极向可持续发展、人工智能、气候变化、青年等领域拓展,增加论坛内涵。加强论坛年会及其他会议活动的规划设计,丰富活动形式,注重活动效果,为政商学各界嘉宾交流创造更好条件。发挥十大菠菜担保网大家庭成员各自优势,努力将会议成果落到实处,积极打造可视化合作成果。
]]>巨 力
科学认识经济形势,是做好经济工作的基本前提。当前经济形势错综复杂,究竟应该怎么看?国内外广为关注。要在“乱花渐欲迷人眼”中穿透层层迷雾,把握发展规律、看清发展大势、得出正确结论,必须有科学的理论指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有利于我们掌握科学的经济分析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和方法论,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国内与国际相结合中科学分析经济形势、把握发展大势,对新时代“经济形势怎么看”这一重大问题作出系统论述,为新时代“经济工作怎么干”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深化了我们党对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这些重要论述精神特别是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努力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
一、从历史、现实、未来的走势中判断我国经济所处的方位、发生的变化,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展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
正确认识党和人民事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发展阶段,是我们党明确阶段性中心任务、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依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分析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条件,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的重大判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其基本特征就是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经济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和阶段性特征,为我们正确分析经济形势、制定经济政策提供了根本依据。
在新阶段,经济形势变化的主要特点就是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了中高速增长。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长期保持两位数或接近两位数的高速增长,创造了持续快速增长的奇迹,1979—2012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达到9.9%。进入新阶段后,增长速度明显回落,2013—2022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率为6.2%,抗疫三年年均增长率为4.5%。经济增长速度的明显变化是由什么引起的?原因多种多样,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变化是趋势性的而不是周期性的。这种趋势性变化,反映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反映了我国发展阶段、发展环境、发展条件的变化,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一方面,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我国经济面临一系列新问题,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达到了一个瓶颈,经济循环不畅问题突出,国际市场需求增长减缓,这就要求必须改变粗放的发展方式,保持合理的经济增速,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如果只为短期经济增长实行刺激政策,必然会透支未来增长。另一方面,经济发展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量积累到一定阶段,必须转向质的提升。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集中体现在发展质量上。这要求我们更加重视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努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推动我国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转变。 河北承德丰宁风光氢储100万千瓦风光项目是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冀北清洁能源基地的标志性工程。项目建成后,预计每年可生产绿电18亿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40万吨。图为2024年1月12日,该项目的工人在安装风机轮毂配件。
由此可见,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是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必然反映,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应当客观理性加以认识,并以此为依据正确制定政策。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不是经济发展速度高一点,形势就‘好得很’,也不是经济发展速度下来一点,形势就‘糟得很’”;“要坚持正确政绩观,不简单以生产总值增长率论英雄,不要被短期经济指标的波动所左右”;“立足提高质量和效益来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追求实实在在、没有水分的生产总值,追求有效益、有质量、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列宁曾经指出,马克思主义者在分析形势时,不应当从可能出发,而应当从现实出发。我们分析经济形势也应当坚持从现实出发,而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
正确认识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及其形势的变化,关键是要抓住主要矛盾。经济发展阶段不同,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也不同。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与此相适应,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已经转化成结构性问题,同时有总量性、周期性、体制性因素,这些因素相互交织,颇为复杂。正确分析经济形势,必须紧紧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我国经济发展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一基本特征,着眼于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问题,作出正确判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就是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这就是说,在新阶段,评判经济好不好,不仅要看总量和速度,更要看发展动力是否强劲、经济结构是否合理,看创新驱动力是否更强了、发展是否更协调了、绿色底色是否更厚重了、开放水平是否更高了、老百姓是否更幸福安康了。归根结底就是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应当看到,在经济增长速度变化的背后,经过新时代以来的伟大变革,我国经济发展质量大幅提升,已经迈上了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高质量发展长期向好的大势不可逆转,这是正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必须牢牢把握的一个基本点。
二、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分析经济形势,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也不会变
风物长宜放眼量。科学分析判断经济形势,说到底就是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透过现象看本质、透过短期看长期,把握经济规律,看清由客观经济规律决定的经济发展必然趋势;就是要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准确把握发展大势,不囿于一时的波动,也不困于一时的得失,始终保持坚定的战略定力。
那么,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中国经济,我们能得出什么样的结论呢?这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点没有变,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也不会变。事实是最好的证明。进入新时代,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创造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的基础上,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由2012年的54万亿元跃升到2022年的120.5万亿元,翻了一番多;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6300美元上升到1.27万美元,稳居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增速上,无论是2013—2022年年均6%以上的增速,还是抗疫三年年均4.5%的增速,都大大高于同期世界平均水平,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位于前列。2023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在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情况下,我国经济总体回升向好,全年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经济增长5.2%,贡献了全球1/3的增长,依然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引擎。简而言之,横向比,中国经济增速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纵向看,目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都有明显改善,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迈上新台阶。中国经济在风浪中强健了体魄、壮实了筋骨。这是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表现。
进一步说,中国经济的“好”,不仅表现在量上,更表现在质上。比如在经济结构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不断提高,从2012年的9.4%提高到2022年的15.5%。在创新能力上,《2023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排名位居第12位,是前30名中唯一的中等收入经济体,已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在协调发展上,中部、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由2012年的21.3%、19.6%提高到了2022年的22.1%、21.4%,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在绿色发展上,10年间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超过6%的经济增长,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在开放发展上,我国已成为1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主要贸易伙伴,货物进出口总额连续多年居世界第一,吸引外资和对外投资均居世界前列。在共享发展上,2012—2023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5万元增至3.92万元,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可以说,当前我国高质量发展阶段的特征愈益明显,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愈益强劲,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愈益稳健。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历史性成就面前,所谓“中国经济见顶论”、“中国经济崩溃论”等唱衰中国经济的论调毫无事实依据,只能是不攻自破。
我国坚持把恢复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相继出台一系列促消费政策,消费市场恢复向好,消费的基础性作用更加显著。图为2024年2月11日,游客在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城贡水河休闲赏夜景。
为什么说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不会改变?这是因为我国经济发展具备诸多有利条件和强大优势,具有支撑经济长期向好的坚实基础,这些强大优势和坚实基础,又在根本上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对此,习近平总书记从多个方面作了系统阐述。2019年6月接受有关采访时,总书记从资源潜力、内生动力、发展活力、调控能力四个方面,深刻指出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具备充足支撑条件。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总书记强调我国发展仍具有诸多战略性的有利条件: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有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有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有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2023年11月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书面演讲中,总书记指出,中国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产业体系配套完整的供给优势、大量高素质劳动者和企业家的人才优势,经济发展具备强劲的内生动力、韧性、潜力。正是我国独特的政治优势、制度优势、人心优势、基础优势、发展优势、需求优势、供给优势、人才优势、机遇优势等综合优势相辅相成、叠加放大,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创造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我们常说,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是因为存在各种各样复杂多变的情况;前途是光明的,是因为在复杂多变的情况后面存在着不变的大趋势大逻辑。站在新的起点上,这些有利条件和优势必将以强大的发展潜力和发展势能,推动中国经济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再创新奇迹,这是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信心所在、底气所在。
三、立足国内,放眼世界,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对我国的影响
今天的中国,是紧密联系世界的中国。在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我国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国际竞争日益加剧的背景下,正确认识我国经济形势,必须树立国际视野,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经济发展置于全球政治经济大背景下,深入分析外部环境变化,在中国与世界的相互影响中把握发展大势。
2023年,我国电动载人汽车、锂离子蓄电池和太阳能电池为代表的“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展现了中国制造的新优势。图为2024年1月14日,比亚迪“开拓者1号”(“BYD EXPLORER NO.1”)滚装船抵达深圳港小漠国际物流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急剧变化,不确定难预料因素显著增多”。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一是发展鸿沟不断拉大,粮食、能源、债务多重危机同步显现,世界经济复苏艰难,经济增长动能不足。二是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冷战思维、霸权主义、单边主义、保护主义上升,世界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受到冲击。三是地缘政治动荡,局部冲突频发,地区安全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全球性问题加剧,国际经济、科技、文化、安全、政治等格局都在发生深刻调整。这意味着,我国必将面对更多逆风逆水的外部环境,要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发展,这是我们研判经济形势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比如,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外部需求收缩,冲击我国出口贸易;比如,个别国家泛化国家安全,把经贸科技交流政治化、武器化,筑起“小院高墙”,鼓动“脱钩断链”,影响我国参与全球分工、拓展全球市场;比如,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出现本地化、区域化发展趋势,可能削弱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地位等。面对这些新挑战,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和极限思维,确保能够经受住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
正确认识当前的经济形势,须有自信自立的精神气度。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狂风骤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日趋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明显增多的风险挑战,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的强大韧性和发展势头,也没有降低我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贡献;相反,在急剧变革的世界中,在国内国际形势的深度互动中,我国经济竞争力进一步增强、优势进一步突显。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比重由2012年的11.3%上升到2022年的超过18%,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超过30%。我国在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不断增强,2012—2023年,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从22.5%提高到近30%,制造业规模和多项工业品产量均居世界第一。我国是越来越多国家的主要投资来源国,从国际经贸规则的被动接受者和主动接轨者,逐步成长为重要参与者;作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大量物美价廉的商品。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看中国取得了什么成就,更要看中国为世界作出了什么贡献”。事实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中国始终是全球共同开放的重要推动者,始终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稳定动力源,始终是各国拓展商机的活力大市场,始终是全球治理改革的积极贡献者。
四、坚持“两点论”,既看到困难和挑战,又看到优势和机遇,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科学分析经济形势,要有辩证的观点,要一分为二看问题,既要看到不利的一面,看到困难和挑战;也要看到国内国际形势中有利的一面,看到优势和机遇。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内外经济形势极其错综复杂,很多情况是改革开放以来没有碰到过的,很多困难挑战也是以前没有碰到过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变化了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直面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作出一系列重要判断:指出我国产能过剩和需求结构升级矛盾突出,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不足,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指出我国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三期叠加”影响持续深化,全球动荡源和风险点显著增多;指出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等。2023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进一步推动经济回升向好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挑战,主要是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对于这些不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我们该怎么看?习近平总书记的回答坚定而有力,“对困难和挑战、阻力和变数,我们既不能遮掩回避、视而不见,也不能惊慌失措、乱了阵脚”,“越是困难时刻,越要坚定信心,越要沉着勇毅”,“防范化解各类风险隐患,积极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冲击挑战,关键在于办好自己的事”。总书记的这些重要论述,十分清楚地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雄气概。
坚持底线思维并非消极无为,而是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作最坏打算,争取最好的结果。这就要求我们,克服困难,因势利导,准确把握我国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赢得战略主动。“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机遇和挑战并存,克服了危即是机,这是亘古不变的辩证法则。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危和机并存、危中有机、危可转机,机遇更具有战略性、可塑性,挑战更具有复杂性、全局性,挑战前所未有,应对好了,机遇也就前所未有。要看到,尽管国内外形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然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比如,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带来的新机遇,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带来的新机遇,深化改革开放带来的新机遇,加快绿色发展带来的新机遇,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带来的新机遇,居民消费优化升级带来的新机遇,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带来的新机遇,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带来的新机遇,等等。我们既要增强风险意识,也要增强机遇意识,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牢牢把握发展战略主动,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五、增强信心和底气,扎实做好经济工作,推动中国经济大船破浪前行
邓小平同志指出,“世界上的事情都是干出来的,不干,半点马克思主义都没有”。科学回答“经济形势怎么看”的问题,目的在于解决“经济工作怎么干”的问题,在科学分析判断经济形势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经济决策,实行有力的政策举措,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新征程上,要把我国经济发展蓄积的潜能充分激发出来、把集聚的优势转化为发展的胜势,再续中国经济新辉煌,根本上还是要靠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埋头苦干,勇毅前行。要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坚定信心、开拓奋进,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意识做好经济工作。
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习近平经济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科学回答了经济形势怎么看、经济工作怎么干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对经济发展规律特别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规律的深刻洞见,是指引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科学应对重大风险挑战、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强大思想武器。新时代以来,我国经济发展之所以能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最根本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在于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科学指引,充分证明“两个确立”是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深入把握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坚持不懈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开创新时代经济工作新局面。
党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社会主义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能不能驾驭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能不能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从根本上讲取决于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发挥得好不好。要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不断完善党领导经济工作的体制机制,提高党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要深刻领会党中央对经济形势的科学判断,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不折不扣抓落实、雷厉风行抓落实、求真务实抓落实、敢作善为抓落实,确保各项重大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任务。
察势者智,驭势者赢。面对严峻的形势、复杂的局面,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斗,定将推动中国经济大船破浪前行,创造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新奇迹。
[责编:王宏泽 ] ]]>得益于科技创新“先手棋”的布局与推进,这几年,我国一批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产业快速崛起,一批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增长带加快孕育,新质生产力在支撑我国高质量发展方面的表现引人瞩目。“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被定为今年政府工作首项任务,多个省份也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重点工作,提出了各自的发展规划,相关领域的竞争势必日趋激烈。越是此时,越要保持冷静理性,打好“预防针”,高度警惕“先是一哄而起,最后一哄而散”。
发展新质生产力,突破口与主攻方向在培育壮大新兴产业、超前布局建设未来产业。无论哪一个赛道,涵盖的都是技术密集型产业。这些产业资金投入大、时间周期长,产业技术和产品更新迭代快,要想有所突破,绝非一夕之功。倘若忽视产业发展规律,盲目跟风追热,什么热门就干什么,不顾实际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只会欲速则不达,导致新的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等问题,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产生消极影响。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要观一域也要知全局。各地要清晰把握自身在区域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总体布局中的定位,放眼长远去思考、去谋划、去推进。眼下,某些城市出台文件,将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高端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5G通信与新一代物联网、集成电路、产业互联网等一股脑地都作为重点发展领域,以生产要素机械性、同质化堆叠来培育产业集群,反映出的正是在全局观上的欠缺。
一哄而上,带来的不仅是部分项目“烂尾”造成的资源浪费,还会导致优质资源分散错配,抬高人工、原材料等产业生产要素价格,形成主体分散和布局分散等行业乱象。我们在这方面是有过教训的,当引以为鉴。在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的重要阶段,更不能犯方向性错误,贻误发展时机。
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一句口号,而是需要乘势而上、善作善成。在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过程中,各地要把握好稳中求进的时、度、效,强化顶层设计,统筹布局规划,加强分类指导,持续提升具体执行政策和措施的针对性、准确性,确保人员、资金等生产要素有效集中到关键领域、重点方向,才能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我国在激烈国际竞争中的核心竞争力。
从这个角度来看,“要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也不要搞一种模式”就不仅仅具有方法论的意义,更是对政绩观一以贯之的要求。摆脱一哄而上的浮躁心态和短期行为,实事求是、真抓实干,保持定力、久久为功,让扎扎实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踏踏实实进行现代化建设成为主旋律。
(作者:金观平 来源:经济日报)
[责编:宫辞 ] ]]>
针对当前中国经济存在的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等问题,要继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扩大有效需求,两者要协同发力,发挥好积极财政政策扩需求、稳预期的作用,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等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
从中长期看,应着力做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释放改革红利。要通过创造巨大的改革红利,促进全要素生产率增长。一是深化生产要素配置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市场化改革,加快完善市场准入、产权保护和交易、数据信息、社会信用等方面的基础性制度,促进数字资源开发利用。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实现要素依靠市场自主定价、有序流动,以及各类经营主体公平竞争的目标,加快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二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者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中等收入群体在人口中的占比,不断增加国内消费能力,加快形成全球最大规模的消费市场。三是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在明晰政府与市场边界的基础上,探索政府投资与社会投资相结合的有效方式,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对民间投资的撬动作用。四是加快城乡社会一体化发展。逐渐破除二元壁垒,推动社会保险全国统筹,不断满足居民教育、就医、养老、托幼等需求。在城乡融合发展中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释放发展潜力,缩小贫富差距。
第二,推动制度型开放,深度参与全球分工合作。进一步推动新一轮开放,特别是制度型开放,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一是加强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方面与全球高水平制度安排对接,积极推动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和《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等。二是真正建成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三是以稳步扩大中间品出口为抓手,强化产业分工合作,促进形成高效跨国生产网络,培育我国的跨国企业。
第三,推进生产力布局调整,促进资源要素高效集聚。一是大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继续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快补上农民工等外来人口住房、教育、医疗、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短板,保障进城农民工基本公共服务,加强就业培训。二是加快城市群和都市圈建设。加强与提高人口密度和集聚效应相适应的产业发展与城市管理能力建设,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和资源集聚,为大规模创新发展创造条件。三是推动区域一体化市场建设。促进产业梯度转移和区域融合互动,在条件好的地区促进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
第四,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强创新驱动发展能力。紧跟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步伐,抓住时代机遇,释放科技助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一是建立完善的基础研究投入机制,鼓励自由探索的基础研究运行机制和支持基础研究的创新激励机制,提升原始创新能力。二是构建“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机制和“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开放创新”一体化贯通机制,畅通“科技—产业—金融”循环机制,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三是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新旧动能转换,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抢占战略制高点。四是加强以企业为主体的研发投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五是加快构筑国际基础研究合作平台,不断强化国际科技合作。
第五,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筑牢人才大国根基。一是不断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加快出台鼓励生育系统化支持政策,努力提高人口出生率。二是不断培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多样化、多层次人力资源,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加强供需对接,把人才培养链条延伸到产业一线,使学有所用。三是加大职业技能培训,推进高素质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注重依托重大人才工程,优化创新型人才培养。四是采取多样化的引智方式,加快建设全球人才高地。五是完善退休制度,鼓励延迟退休,大力发展银发经济,不断释放中老年人口质量红利。
第六,更好地统筹发展与安全,切实防范化解系统性风险。不断提高经济体系的韧性,增强应对系统性风险的能力,防止现代化进程因系统性风险而迟滞或中断。一是处理好地方短期化债与长期发展的关系。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重债省要一边化债,一边谋求发展,其他地区要在高质量发展上能快则快,为稳定全国经济作出更大贡献。二是加快城中村改造、“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健全房地产基础性制度,完善长效机制。三是全面加强监管,严格财政监管,加强财会监督,严肃财经纪律。依法将所有金融活动全部纳入监管。四是坚持系统观念。找到促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相统一的方式方法,在高质量发展中妥善化解风险。
总之,要聚精会神做好自己的事,坚持不懈推动高质量发展,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通过辉煌成就和铁的事实,让唱衰中国的各种奇谈怪论不攻自破。(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钟才文)
[责编:袁晴 ] ]]>
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说到底,就是要培育数字人才,不断壮大数字人才队伍。尤其要培育造就一大批适应数字时代要求的高水平、创新型、复合型数字人才;要全面提升师生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学校数字教育水平,全面推进数字校园建设,加强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数字技术相关学科专业建设,开展教师数字技术应用能力培训,鼓励学生运用数字技术创新创业;要提高领导干部和公务员数字化履职能力,加大对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信息化培训力度,提升领导干部和公务员学网、懂网、用网的能力,运用网络了解民意、开展工作的能力;要培育高水平数字工匠,面向产业工人系统,开展生产全环节数字技能培训;要培育乡村数字人才,壮大行业数字人才队伍。
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不仅是提升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战略任务,也是弥合数字鸿沟、促进共同富裕的关键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虽然我们在建设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提高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发展水平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就,但须清醒看到,当前,城乡、区域和人群间的数字鸿沟仍然存在。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数字技能有待提升,数字无障碍环境的建设力度亟待加大。因此,要加快弥合各方面的数字鸿沟,建设数字无障碍环境,持续实施银龄科普行动,推进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加大适老化智能终端供给,用心开发适合老年人、残疾人使用的硬件产品和软件应用,让数字技术切实为所有人生活、学习、就业等增加便利。
《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行动纲要》指出,到2025年,全民运用数字技能实现智慧共享、和睦共治的数字生活。当今时代,可以说,数字生活水平高低、品质好坏,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要不断拓展智慧便捷的数字生活场景,推动5G、超高清视频、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在生活中普及应用,提高移动支付、电子商务、共享经济、智慧出行等新型数字生活服务体验。要推动数字公共服务普惠高效,加快线上线下融合,优化政务服务体验,丰富办事渠道,让企业和个人好办事、快办事。在政务服务大厅、交通枢纽、医院等服务场所设立引导员、志愿者或服务员,为人民群众提供帮助和指导。提高数字生活水平,既要全面提高,又要重点突破。
[责编:李伯玺 ] ]]>
抢抓农时绘好“愿景图”。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后程。抓好春季农业生产,保障春耕备耕不误农时正是题中之义。各地有关部门要“真金白银”,保障农资储备,提早下拨病虫害防控资金,落实有机肥购买补助政策,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模式,生产有机食品,及时打出政策“组合拳”,让农民种粮有支持、卖粮有保障,让春耕备耕吃下“定心丸”,全力筑牢“大国粮仓”,助力端稳端牢“中国饭碗”。2023年,我国粮食生产再获丰收,粮食产量13908.2亿斤,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实现“二十连丰”。又正如当下河北黄骅市盐碱地已然华丽“变身”,旱碱麦种植面积达到60多万亩,较2013年增加了近10万亩,农业产量年年增,农民收入节节高,乡村振兴的蓝图愈发清晰美好。
以智取胜绘好“科技图”。百事农为先,科技显身手。随着互联网、自动化、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的应用,推广精量播种、侧深施肥、种肥同播等耕作技术;使用旋耕机、插秧机、无人机等各种机械化作业;智能催芽、无人驾驶智能插秧机、智能叶龄诊断、云上直播送农技……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耕”,一幅“智慧春耕图”正在广袤的田野上徐徐展开。各地坚持“科技兴农”“科技兴粮”不动摇,把农业实用技术、科技成果送到田间地头,抓好抗旱防冻、防病治虫等智慧田管措施落实,诚如四川省眉山市永丰村水稻种植在全省率先实现“耕、种、播、收”的全程机械化,让当地群众会种田跃升“慧”种田,吃上“智慧粮”,让农业生产更显“科技范”,为“乡村振兴”又注入新的活力。
真抓实干绘好“富美图”。时令不等人,春日似黄金。绿色是农业的底色,是发展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的重要根基,成为越来越多农民的选择,推动着现代化农业可持续发展。各级党员干部既要针对春耕备耕的薄弱环节进行细致分析和针对性强化,抢前抓早落实好诸如小麦油菜等促弱控旺、肥水运筹、防控病虫等各项措施,也要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牢牢守稳群众的“米袋子”,还要注重绿色生态,加快转变生产方式,持续推进农业绿色转型,推进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推进种植业生态低碳发展,让沃野“长”出高质量,打造“绿色、优质、安全”的农产品,来个春耕和“变美”两不误,让春耕生产壮美图景铺展在沃野田畴,让和美乡村处处别样美。
唐代远
[责编:董大正 ] ]]>
“世界处在发展变革中,各国之间应该互相帮助、共同发展。”柬埔寨人民党中央外委会第一副主席索斯亚拉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中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正在努力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柬埔寨欢迎和支持中国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愿同中方携手构建新时代柬中命运共同体。
索斯亚拉曾多次到访中国。去年4月,他作为团长带领柬埔寨人民党代表团参访了广西民族音乐博物馆、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市民中心、南宁市良庆区那马镇坛良村等地,了解广西民生项目运营、新农村建设和基层党建情况,同有关政府部门代表就进一步深化合作进行交流。索斯亚拉对中国—东盟信息港近年来在数字乡村、智慧城市、远程医疗等方面取得的成果印象深刻,并同中方运营团队就信息港内的柬埔寨云计算创新中心、征信云等平台建设及运营情况进行了深入交流。
“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给各国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带来巨大改变。”索斯亚拉表示,“中国—东盟信息港推动了东盟国家同中国的网络互联、信息互通,‘数字丝绸之路’让柬埔寨获益匪浅,期待柬中双方在电子贸易、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等数字领域开展更广泛、更深层次的务实合作。”
2022年以来,中方创新工作方式,通过远程视频等高效完成了对柬埔寨巴沙鱼、玉米、龙眼等农产品进口前的风险评估工作,中柬务实合作持续增添新成果。“柬中经贸合作不仅助推两国经济发展、增进民生福祉,而且为世界经济复苏增强了信心、稳定了预期。”索斯亚拉感叹道,“农业在保障柬埔寨粮食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柬方重视对华开展农业合作,希望借此促进本国农业发展。我实地参观了位于坛良村坛板坡的粤港澳大湾区蔬菜生产供应基地,村里运用现代技术进行食品加工,极大节约了能源和人力成本。中国的新农村建设和智慧农业发展,让我深受启发。”
西哈努克港经济特区进出口额屡创新高、桔井湄公河大桥及接线公路开工建设、暹粒吴哥国际机场正式通航……中柬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结下累累硕果。“发展是每个国家的梦想,柬埔寨通过共建‘一带一路’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果,让人民过上了更好的生活。”索斯亚拉表示,“在柬埔寨同中国的合作中,我感受到,一个国家要想取得真正的发展,必须采取适合本国国情的方式方法。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不仅造福了中国,也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新的选择和借鉴。”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越走越宽广。”在索斯亚拉看来,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了一条属于中国自己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根植于中国国情和传统文化,也体现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他说:“近年来,柬埔寨人民党与中国共产党保持了密切交流合作,希望从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汲取经验和智慧。我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式现代化必将在现有成就基础上,继续向前推进,为人类应对共同挑战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
[责编:孙琦 ] ]]>
——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①
本报评论部
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要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提出是“第二个结合”在金融领域的生动实践和最新要求,让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有了更宏阔的历史纵深。即日起,本版推出系列评论,与广大读者一起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共同探讨如何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不断开创新时代金融工作新局面。
——编 者
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新编历史晋剧《日昇昌票号》里有这样的情节:当饥寒交迫的魏老太拿着被水浸过的汇票来兑银子,伙计难辨数额怎么办?日昇昌票号大掌柜雷履泰责人详查账目底簿,当机立断,兑!当伙计忽略差价少给客商兑了七两八钱银子怎么办?雷履泰斩钉截铁,补齐!正是靠着这种诚信精神,日昇昌票号实现了分号遍布全国几十个城市、商埠重镇,以“汇通天下”著称于世。
2022年1月27日,正在山西晋中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日昇昌票号博物馆,了解晋商文化和晋商精神的孕育、发展等情况,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深入挖掘晋商文化内涵,更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高品质生活”。这是对历史的深刻总结,也是对金融文化传承创新的明确要求。
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离不开文化的滋养浸润。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鲜明提出培育和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这一重大课题,深刻阐明中国特色金融文化五个方面的实践要求。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既吸收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又彰显了现代金融元素、金融理念、金融精神,是“两个结合”特别是“第二个结合”在金融领域的生动体现。其中,“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居于首位。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必须深入贯彻落实这一实践要求。
“信,国之宝也,民之所庇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重信守诺,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社会活动中积累的道德观、经营观的重要体现。四川成都,交子金融博物馆,“千斯仓”钞版印样等展品,无声讲述着世界最早纸币“交子”的故事。北宋初年,成都已是内陆繁华的商贸中心,各地商旅云集于此。当时四川用铁钱,买一匹绢需要90斤到100斤的铁钱,携带不便。为破解“值轻量重”的难题,成都出现了经营铁钱保管业务的“交子铺”。存款人把铁钱交给铺子,铺子用楮纸印刷纸券作为支付凭证,上面清晰标注了用户存放的铁钱数量,供其异地兑现,这种楮纸券即为“交子”。以信用为依托,一张张薄薄的纸券,成为蜀地商贸业繁盛的重要支撑。从商鞅“徙木立信”,到季布“一诺千金”,再到“交子”以信兴商,对诚信的重视与追求,深深融入中国人的精神血脉。时代在变,但诚实守信始终是我们不变的价值追求。
金融行业以信用为基础,没有信用就没有金融。小到个人办理信用卡,大到企业获得融资授信,金融活动时时刻刻建立在信用之上。新时代以来,针对资金空转、套利等现象,开展市场乱象专项治理;扎实推动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加强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出台《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系统重要性银行评估办法》《系统重要性保险公司评估办法》等文件,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取得重要成果。截至2023年末,我国银行机构通过全国一体化融资信用服务平台网络累计发放贷款23.4万亿元,信用在金融风险识别、监测、管理、处置等环节的基础作用得以发挥,让“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更加深入人心。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方能筑牢金融高质量发展的“诚信之基”。
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既要靠自律,也要靠他律。一方面,应在金融系统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恪守市场规则和职业操守,将诚实守信融入各项业务,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和服务承诺;要发扬铁算盘、铁账本、铁规章精神,始终不做假账,诚实经营,珍惜信誉,不逾越底线。另一方面,应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加快构建完备有效的金融监管体系,健全符合我国国情的金融法治体系。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将为金融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优质的软环境。
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曾以百年老店胡庆余堂的故事阐释“坚守讲义守信的品行和操守”——“大堂内挂着的是‘戒欺’的牌匾,告诫员工牢记诚信经营;大堂外挂的是‘真不二价’的招牌,接受客户的评定监督”。对于金融行业而言,诚实守信更是安身立命、不断发展的生命线。既加强现代金融机构和金融基础设施等“硬实力”建设,也促进价值观、行为规范等“软实力”提升,推动金融机构和从业人员将“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扎扎实实落实在本职岗位上、具体行动中,就一定能不断谱写金融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责编:张倩 ] ]]>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根本立场
立场是指认识和处理问题时所处的地位和抱有的态度,最终反映出为了谁、维护谁的利益问题。习近平文化思想始终坚持人民立场,把服务人民、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作为文化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要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首先,坚持文化服务人民。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必须以人民文化需求为靶向,创造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这就要求文化工作者必须深入人民群众,充分了解人民文化需求的多样化和差异性,创作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的优秀作品。其次,深入人民现实生活实践。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人民群众生动的生产生活实践是文化建设的源头活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只有深入人民生活实践,才能洞察生活本质,才能把握时代脉动,才能领悟人民心声。最后,要反映时代要求和人民心声。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随时随刻倾听人民心声,回应人民期待。这就要求广大文化工作者不仅要让人民成为作品的主角,而且要把自己的思想倾向和情感同人民融为一体,把心、情、思沉到人民之中,同人民一道感受时代的脉搏、生命的光彩,为时代和人民放歌。
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根本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因此,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不仅需要丰富的物质财富,也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首先,作为人类的存在方式,文化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必要条件。人既是自然存在物,也是人的自然存在物,即是说“人是文化的存在”。马克思从“现实的人”的生存方式出发,认为人的实践是一种“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人类自身美好生活世界的。因此,作为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文化是实现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现实条件。文化上的每一次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是人类在社会发展中追求进步、探寻本质的结果。其次,文化引领美好生活。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向往,需要文化的方向引领和保驾护航。一方面,“两个巩固”有力抵制了西方国家意识形态渗透,为人民提供了一个和谐稳定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民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方向指引和精神动力。最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促进文化繁荣发展的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推动着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促进人自由全面发展: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价值旨归
人是文化的创造者,同时又被文化所塑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习近平文化思想强调要以人民为中心,把促进人自由全面发展作为谋划、推动和实现文化繁荣发展的价值目标。首先,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人民是文艺之母,离开了人民,文艺就会变为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这就要求文化繁荣发展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深深根植于人民,发挥人民的根本力量。其次,以文化人,提升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自由全面发展。马克思指出,教育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新时代坚持以文化人,最根本的就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提升人民综合素质,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最后,加强文化建设,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人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的物质性需要、社会性需要和精神需要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抓好文化建设,增加社会的精神文化财富,“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世界意义
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习近平文化思想所关切的人民,不仅是指全体中国人民,还包含世界各国人民。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基于对人的价值、人的发展的关切,是对全球共命运、共发展的终极目标的预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和平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决定了中国不断追求文明交流互鉴而不搞文化霸权,决定了中国不会把自己的价值观念与政治体制强加于人,决定了中国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决不搞‘党同伐异’的小圈子。”首先,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筑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根基。深化人文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消除隔阂和误解、促进民心相知相通的重要途径,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筑牢文化根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坚持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包容超越文明优越。其次,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价值基础。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各国应大力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促进各国人民相知相亲,在彼此尊重中团结合作,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最后,扩大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打造利益共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化背景下,全球性问题的凸现内在地要求各国摒弃你输我赢、零和博弈的陈旧观念,建立广泛而稳定的全球利益联系,形成发展成果共享的利益共同体。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聚焦发展这个根本性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同世界各国加强协同联动,共同探寻人类社会面临挑战的解决之道,不断扩大各国利益交汇点,实现合作共赢,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算法推荐的意识形态风险及治理路径研究”(23BKS118)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广东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 揭晓)